下面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关于fgo中关于阿卡德语体系了,想要知道阿卡德的常用音标符号有哪些以及文字是什么那就跟随小编过来看看吧,希望以下内容能够帮助大家。
[地理概况]
让我们来到fgo第七章的大地图~
实际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地理位置上,依次归属的关系是:阿卡德→苏美尔→巴比伦尼亚→巴比伦
巴比伦:以今天的巴格达城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西里西亚,简称亚述;南部为巴比伦尼亚(巴比伦尼亚的意义为“巴比伦的国土”)
巴比伦尼亚:位于巴比伦南部,又分为两部分,南部接通波斯湾口的地区为苏美尔
苏美尔:巴比伦尼亚南部地区,而苏美尔北部为阿卡德
[关于楔形文字]
阿卡德人是苏美尔人的其中一支,盘踞于苏美尔地区的北部。发源于巴比伦尼亚的苏美尔人其种族起源至今存有争议,史学界一般将其暂且归为闪米特族人中的一支(又称塞族人,写作Semu,这个称呼来自于圣经,详情可以百度),但仍然存有许多疑点,苏美尔文明遗留下的画风清奇的雕塑、过高的文化科技水准使得不少人甚至怀疑苏美尔起源于远古时期登陆地球的外星文明(……)。
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cuneiform)并首先投入了使用,而楔形文字体系被发展到全盛状态并没有经历很长的岁月,大约在2500B.C.E,阿卡德人开始使用楔形文字来书写他们自己的语言。可以说,由于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紧密联系的文化共生现象,苏美尔语对阿卡德语的影响在词汇、语法和语音融合等各方面都甚为显著。
实际上,“阿卡德”这个概念在当时的时代并不存在、而是后世进行了命名,而“苏美尔”(Sumer)的概念是同时期已经存在的、阿卡德人对其的称呼,但是史诗《吉尔伽美什》虽然在整个苏美尔地区广为流传,却是用阿卡德语写成的,为什么呢?这里就要提到阿卡德语是怎么成功上位挤掉苏美尔语的逆袭经历的。大约在2300B.C.E.左右,由于阿卡德文明的王朝逐渐兴起、在巴比伦尼亚乃至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文明中逐渐占了主导地位,早期的阿卡德语、苏美尔语并行的双语环境渐渐消弭,阿卡德语逐渐替代了苏美尔语成为美索不达米亚的主要通行语言。尽管在你来我往的争斗中苏美尔也曾几度重占上风、语言得到了复苏,它最终还是走向了终结,成了仅仅存在于王家图书馆的文献之中的死语言。相比之下,阿卡德语的情况大大不同——它在这之后被持续使用了大约两千年,并进化为了之后的更为闻名于世的巴比伦语言和亚述语言。
再次重申,苏美尔语和阿卡德语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
具体体现在哪里呢?我们慢慢道来~
相比起阿卡德语,苏美尔语是一种更加聚合性的语言——即,在这门语言中,是直接将语素和词汇进行硬性的组合来组成词组、句子,来表达更加复杂的含义。而在阿卡德语中,已经产生了比较原始的语格的概念:它是可变形的,由于闪族语系中的词根(root)特别的三辅音系统"可以用三个辅音音节完整地表达出含有最基本抽象意义的词根"这一优良特性,阿卡德语可以通过一个单词的基本词根的不同变化来表达出它在意义上的微妙变化。
举个栗子,我们用现行的阿拉伯语可以非常清楚地解释阿卡德语中的这种变化~
ktb:阿拉伯语中的一个三辅音词根,意义为书写(writing)
怎样让这个最基本的词根进行变化呢?在k、t和b之间加入元音字符就可以啦~
我们来看一看ktb的几个变化形态。
/kitab/:书(book)
/kutub/:书(pl.)(books)
/ketib/:作家(writer)
/kataba/:XX书写……(he writes)
……
ktb可以有许多许多其他的变化形式,在此只举出这几种~通过这个例子应该非常一目了然地看出阿卡德语中词汇的变化形式了吧
尽管拥有[词根]这一概念使得阿卡德语显得比苏美尔语更加进步,但也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在苏美尔语中可以接受通过罗列语素来组成句子,但在阿卡德语中,是不能接受并置词根——单词的简写形式来组成句子这种表达形式的,因为使用这种方式会导致无法表达句子的确切意义。
但是!赞美聪明勤恳的阿卡德人民!他们发现了解决方式!我觉得这一定是因为他们中有和我一样为了写出歌颂闪闪的史诗而不懈地改进着他们的文字的迷妹!(醒一醒.jpg)
为了更加准确地表达某个词的正确意义、更加高效地制造词根的各种演绎形式,勤劳的阿卡德人民最终创造出了一组可行性极高的楔形文字音节表,下面这张图就显示了大部分常用音标符号~
大致解释一下这张表格好啦
表格左侧一列的字母是作为辅音字母索引,而上端一行则是作为元音字母,a、e、i、u前后跟随的大写字母“C”代表元音字母前后的辅音字母(Consonant),行+列对应则作为一个音节。
其中元音字母又分为了首尾两种,举个栗子,aC+r对应的音节是ar(对应写法为
),而r+Ca对应的音节则是ra(对应写法为
),一眼就能看出这两种音节大不相同,所以不能混淆~
然而,记住了这张音节表就万事大吉了吗?就能看懂文献了吗?
在苏美尔语中就已经有一种迹象:发音相同的音节是可能有几种不同的写法(音标符号)的,这种现象被称作同音异义(homophony),原因在于苏美尔语中的单词大多还是单音节的。尽管阿卡德语与苏美尔语的构词体系是迥异的,却传承了苏美尔语中同音异义这一特性。为了更加简单易懂,上一节的表格中只提供了每种发音的其中一种音标符号,但实际上同一个音节是存在有多种不同的书写方式的,这种情况尤其多见于元音字母。
在阿卡德语传统的表音文字体系下,由于许多音节出现不同写法的原因基本都在于口气不同(重读等),在用印欧文字表达楔形文字元音音节时,一般的方式是在字母顶上加上符号来表现其与原始音节的不同。最简单的解释就是这个例子:还记得小学时学习的拼音的四声吗?对啦,就是和这种方式相仿。下面这张图就是阿卡德语体系中这种变化的具体实例:
可以看出,同样是元音音节“u”,就出现了三种同音节、不同语气的同音异体字,而在第三组例子中的“gu4”则是另一种变化形态:由于u存在本体以外不止三种的同音异体,而仅仅靠着平上韵仄的符号已经无法将u的所有同音异体字进行完整的排序,于是便延伸了编号方式:在本体以外的同音异体字中,从第四种开始,一律使用下标阿拉伯数字的方式来进行排序。
此外,在单音节的同音异体字以外,还存在多音节的同音异体字——这种现象中的对象是CVC式的长音节,即辅音+元音+辅音这样的结构。表达这种长音节的方式一般有两种:(1)创造一个新的符号来直接表示一个长音节;(2)使用短音节符号1+短音节符号2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来直接表示一个长音节(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可以窥见苏美尔语的端倪,应该是早期遗留的一种原始表达方式)。下面就是这两种表达方式的对比:
解说一下这张图~
1、第一行是方法(1)的实际体现,第二行是方法(2)的实际体现
2、第一行中的har与第二行的ha-ar是完全一样的一个音节,后面两组也是同理,读音相同,在拼写同一个单词时两种写法都可以使用,且可以互相替换,除了写法以外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上的区别
简单地说,同音异体现象在苏美尔语和阿卡德语中都存在这一点,还是充分说明了苏美尔语和阿卡德语虽然有很大的区别,但依旧是关联性相当强的两门语言;尤其是CVC式长音节的两种表达方式在阿卡德语中并行这一特点,不仅体现了阿卡德语的基础是苏美尔语,更说明了阿卡德语在苏美尔语的基础上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成为了更加先进的一门语言。
说一句题外话,当年还在读初中的时候,我特别佩服我们的祖先们,因为我一直觉得他们从小到大读书的时候都是对着从头到尾没有断句的四书五经直到有一天我知道了原来古代人也有句读这个东西……同样情况,适用于阿卡德语。当然并不是指标点符号,而是限定词之类的东西啦
尽管阿卡德语其实可以完全靠纯粹的表音符号来书写,传统上,在书写过程中也会使用一整套符号来连接各个表音字母,使句子中的各个成分更加完整,而这种符号一般可以分为两类,简写符(logograms)和义符,或称作限定符(determinatives)。
简写符用于表达一些特定词汇和语素;限定符在口头表达中是不发音的,只用于限制跟在限定符后的单词的常用义或是分类。需要注意的是,简写符和限定符并不是单纯的两组符号,事实上它们存在包含关系:几乎所有的限定符的写法都是来自简写符,因为限定符本身作为词汇而言就是取用了简写符的含义,它的作用是在一个单词之上更进一步地限制它的属性和特定意义(可以将它看作英文中的定语)。更进一步而言,许多的音节符号本身就在作为音节被使用之外,还可以被作为简写符和限定符使用——同时身兼这三种功能的符号被称为多成分符号(polyvalent,化学中的含义是多价的)。在将楔形文字转换为更便于阅读的印欧文字时,通常会将表音符号小写,简写符大写,限定符大写后挂在其限定的单词的上标位置;但在解译楔形文字的过程中,判断一个符号充当的成分的难度则是非常高的,因为……楔形文字是平直而无间隙的一整行,根本不存在上标、大写等概念,赞美研究人员,在分析句中成分、并将其书写成更加便于阅读的印欧文字式的过程中一定付出了大量心血吧
同样来看一个实例,可以更加方便地理解这套成分体系一个很典型的可以用作三种成分中任意一个的符号就是“”,它本身表达的音节是“an”。
在如下的单词danim中,这个符号起到了表达音节“an”的作用。(复习一下上一节!Danim同样可以使用CVC式的同音异体字!但在使用“an”这个符号时使用了Cv-vC-Cv的书写方式,所以写作da-an-nim)。
它同样可以用作简写符,并且同时可以表达几个相近的含义:“”作为简写符时单一符号就可以表示单词“ilum”,但是写作“AN”,意思是“神明(god)”(顺带一提,ilum用印欧字母也可以写作DINGIR,不过更多的时候是在苏美尔语中写为DINGIR,在苏美尔王表中只有两位国王的王号中冠有DINGIR这个称号,一位是我最~最仰慕的吉尔伽美什王,另一位是吉尔伽美什王的父亲,卢加尔班达王);还可以表示单词Anum,表示巴比伦神话体系中的父神——安努神(god Anum)(对了!!!就是fgo中的金星女神伊斯塔的父亲);在加上音节“u(第二声)”之后,还可以表达单词samu,意思是“天堂(heaven)”(这个例子尤其需要注意,因为在此并不作为音节“sam”来使用,而是作为简写符的成分来使用)。
“”还可以被用作限定符,一般在印欧字母表达法中写为上标大写“D”,用于限定紧跟其后的字符表达的意义是神明们的名字。(没错,上一段中提到的DINGIR在表达王号的时候就是这个用法)
下面这张图就是上面提到的这些用法的一个总结~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关于阿卡德语体系语法了,想要了解更多资讯请继续关注游戏园。
19游戏网整理报道